居家清潔之【為什麼家裡總是打掃不乾淨的細節】

有很多細節是可以提醒你還有哪裡忽略掉的,注意到這些基本上打掃起來更輕鬆也更乾淨!

主婦擦拭桌面

8個你可能忽略的小細節

明明花了好幾個小時打掃,為什麼家裡還是感覺「不乾淨」?
其實問題不在你不夠努力,而是在一些容易忽略的小細節上出了錯。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8個關鍵點,看看你中了幾個?


還沒吸地就拖地板

🧹 只拖地,沒先掃地 or 吸塵

許多人覺得「拖地就乾淨了」,卻忽略了地面細屑、毛髮如果沒先清掉,拖把只是「把髒污推來推去」。
正確順序: 先吸塵 or 掃地 → 再拖地

吸塵有幾個重點:用N字型前後吸塵,想要拖地輕鬆,吸地時就要仔細吸,速度不要過快,讓灰塵跟毛髮能被吸入.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如果可以就移動(吸地前要先收納好雜物),如果是地墊可以蹲下來做拍打的動作或是直接用雙腳踩著二邊去吸地墊上的塵也可以,如果地面上有水就跳過有水處,一般的機器內最好是乾燥的(通常家用的不能吸水).


很髒的拖把

💧 拖把太髒,越拖越髒

拖把本身若沒清潔乾淨,拖地反而會留下異味與髒污。
特別是抹布式平拖或長時間未清洗的布拖,把污水一圈圈印在地板上。
建議: 每次使用完都沖洗並晾乾,至少每週用熱水+小蘇打泡洗一次


玻璃水垢

🪞 鏡子、玻璃擦了還是霧霧的?因為水痕沒處理

鏡子擦完還是模糊?可能是抹布含有油漬,或沒有擦乾。
建議: 使用玻璃刮刀或乾布,搭配1:1的檸檬酸+水,效果最好


用靜電刷擦拭椅子腳

🪑 家具底部、牆角死角沒清

你可能每天都有掃地,但如果從不蹲下來看,會發現沙發下、櫃子後、角落都有積灰。這些地方最容易累積塵蟎和霉菌。
建議: 每週用細長吸塵管或除塵紙清一次死角,如果沙發很重不好移動,隙縫又小的話,可以用衣架子折成U字型前方套上舊襪子或是舊絲襪都可以伸進去做清理.


用小硬刷去刷洗窗台邊

🪟 窗台、水槽邊緣長期積垢

這些地方雖小,但非常容易藏污納垢,視覺上也會讓人覺得「髒」。
建議: 用牙刷+小蘇打粉刷洗小縫,定期擦拭保持乾燥
窗溝的部分可以用洗車刷(刷毛較長)去刷洗窗溝.


傢俱上噴清潔劑

🧼 清潔劑沒有發揮作用就急著擦掉

很多人習慣一噴就擦,但大部分清潔劑需要靜置3~5分鐘,讓活性成分分解污垢。
建議: 噴上後等一下再擦,效果明顯提升,尤其是天然的清潔劑(像是白醋或小蘇打)
針對比較舊的傢俱或是容易傷到的材質(大理石或是木質的東西)就不可以亂用酸或鹼的東西去清最好是中性清潔劑


用酒精去擦拭門把跟遙控器跟電氣開關

🚪 門把、開關、遙控器沒有定期清潔

這些高頻率接觸區,是細菌的溫床,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地方。
建議: 每週用酒精棉片或消毒濕巾擦拭一次即可


電風扇

🛏️ 空氣中懸浮的灰塵沒處理

你可能注意地面和桌面,但空氣中的灰塵才是「總是髒」的關鍵。
建議: 每週擦電風扇葉片、冷氣濾網,並開窗通風或用空氣清淨機輔助


✅ 結論:乾淨不是做多,而是做對

不要再自責「是不是我不會打掃」,其實只是少了觀察與細節的敏感度。
從今天起,每次打掃前照這份清單檢查一次,你會發現:乾淨,其實很有感。

我個人的心得:如果物品太多太雜亂會導致你很難清潔 所以在清潔之前要做的一定是收納物品.不管是做客戶的或是清潔自己家都是如此.而剛剛所列是一些細節該注意的.若是沒有先做整理,就不知道該如何清潔,也會讓自己沒有清潔的意願!看到那麼多物品移來移去的想起來都心累!

也許你有興趣👉【收納整理從哪開始?】

分享你的喜愛
show
show

我做清潔工作超過十年,很感謝一路上遇到的前輩和夥伴,讓我從完全不懂,到後來熟悉並把它變成自己的專業技能。
這些年我做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清潔:
裝潢場細清:通常是設計師的案子,也有木工師傅請我處理樣品屋。
年度大掃除:固定屋主每年一次的大型清潔。
居家清潔:日常的打掃與維護。
餐廳退租清潔:專門處理廚房油污,讓房東驗收沒問題。
幼兒園公共區域:需要更注重細節與安全。
居家水塔清潔:確保家裡用水乾淨。
這些經驗讓我發現,不是每個人都「不會打掃」,而是缺少正確的方法。
所以我想把我的經驗寫下來,分享給辛苦的主婦、或是愛乾淨卻不知道怎麼下手的你。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讓你在做家事的時候更輕鬆、更有效率。
現在,我也開始學習把過去的實戰經驗轉換成文字,重新回到網路世界,跟更多人交流與分享。
我在2016在臉書開了一個粉專跟所有朋友分享我的成品,也提供給你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2lovehome/?locale=zh_TW

文章: 8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